10月20日,我校携手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公益工作委员会、陕西省教育基金会、福建省粉红力量妇女儿童帮扶基金会,赴甘肃省开展助学行动。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爱心团队为25名贫困学生送去共计5.7万元助学金。这是我校继今年7月组织“陕南陕北扶智项目之山海逐梦”研学营后,再次跨越山海,点亮未来星火。

天水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维云出席助学金发放仪式并致辞,天水市慈善总会专职副会长曹兴强,麦积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陈书田,福建省粉红力量妇女儿童帮扶基金会理事长王东,陕西省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孙卫国,受助学校代表及学生、家长共150余人参加仪式,共同见证这份跨越千里的爱心传递。麦积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学文主持仪式。
王维云局长对爱心助学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完善助学体系,凝聚社会力量,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鲁加升教授以“过来人”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为孩子们送上叮嘱。他笑着说:“同学们,我年轻时也经历过苦日子,知道‘想读书却担心学费’的滋味不好受,但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穷’的只是暂时的生活,不是你们的未来。读书这件事,从来都不是‘亏本的买卖’,你在书本里学到的知识,在课堂上锻炼的能力,会变成你未来最硬的底气。就像我们南洋学院里的学生,很多人也是从普通家庭走出来的,但他们靠着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照样能在各行各业闯出自己的天地。你们现在坐在教室里,面前的课本就是通往未来的‘地图’,手中的笔就是开启梦想的‘钥匙’。别害怕困难,把现在的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都当成‘练兵’,等你们学有所成,不仅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更能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这才是对爱心最好的回报。”
王东、孙卫国等嘉宾也分别从公益初心、教育价值、帮扶愿景等角度,表达了对贫困学子的关怀与期望,对厦门南洋学院“长期化、系统化”的公益模式给予高度认可,称赞厦门南洋学院是“高校参与教育公益的标杆范例”。

捐助环节中,厦门南洋学院代表与基金会、政府部门代表共同为受助学生递上助学金信封。据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人获助1600元,大学生每人获助5000元,合计57000元。

受助学生代表、新阳中学高二学生张晓雅在发言中特别提到,“感谢厦门南洋学院的老师们,家里供我上学很不容易,这份资助不仅减轻了经济负担,更让我感受到远方的温暖。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未来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像你们一样帮助更多人。”

麦积区政府副区长刘洋总结讲话,他表示,厦门南洋学院不仅带来了物质资助,更带来了高校对教育公益的深度思考与持续行动。从长期助学计划到乡村教师赋能,厦门南洋学院的公益实践既有温度又有深度,为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教育公益树立了可借鉴的典范。
厦门南洋学院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开展“公益助学”活动,此前已连续15年开展“南洋助学计划”,累计资助福建、甘肃等地3200余名贫困学生;2023年还联合地方教育部门发起“乡村教师赋能项目”,为偏远地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未来,学校还将与甘肃省天水市相关学校建立长期联系,计划通过“线上学业辅导”“职业规划讲座”等形式,为当地学生提供更多成长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