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芳华 | 第三十一期《新校区的蜕变》

发布时间:2025-08-16 供稿: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分享至:

新校区的蜕变

在南洋学院建校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2006年,不仅仅是学校搬迁的伟大时刻,也是鲁加升个人蜕变的重要一年。

鲁加升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之余,仍不忘学习和自我提升,他说:“一个人的努力,不光要看他的外在表现,还要看他内在的永不松懈的学习,而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才能获取前进的永不干涸的动力,这是成功的法则之一,没有捷径。”2005年鲁加升报考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在深圳通过笔试考试,可惜的是,在面试之前,他忙于学校工作而没有时间做足准备,在面试环节遗憾败北,与心之向往的北大失之交臂。“失败了就表示我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不代表我们就是弱者。”“跌倒了再爬起来,才是真正的拼搏向上,才是真正的南洋精神。”鲁加升从不为自己的失败而找借口,他只知道,任何过程中的失误都不能作为结果借口,在失败和成功之间,没有第三种可能。他承认自己的失败,却向再一次成功做着不懈的努力。2006年,他继续报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一击即中,顺利成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一名在职研究生。他对“南洋”二字如此亲近,“南洋”也始终是他的福泽之处,就像是生命里注定的一次暗合,他终究与“南洋”二字逃脱不开。2008年,鲁加升硕士毕业,不久又被推举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福建校友会会长。

2006年5月,一直跟随鲁加升默默无私奉献的鲁晓芹,在仙岳校区(之前的中侨大厦,一部分用作学校,一部分改做南洋学院自主营业的宾馆)举办婚礼。南洋学院全体教职工一起见证了这个美好的时刻,鲁加升也为妹妹送上了最为真挚的祝福。他知道,六年多来,一直手握着南洋学院招生办公室电话的妹妹从这一天起,将要开启新的生活,他为这么多年来,对妹妹疏于照顾而惭愧不已。

2006年9月之后,南洋学院加紧二期工程建设,陆续搬迁。如鲁加升预料的那样,在搬迁过程中,一些不良商家“趁火打劫”。莲花校区搬迁之时,二房东扣押了学校的教学设备和住宿设备,声称要借助南洋学院的东风,自己办学。鲁加升前后多次协商,无果,搁置三年后强行搬迁,双方发生冲突,无奈之下,鲁加升只好报案。之后,厦门市教育局局长亲自前来协调,二房东无理取闹,鲁加升据理力争,他对教育局局长说:“这不是简单的损失财物的问题,而是关乎公平和正义,关乎南洋学院尊严的大问题。”局长认为鲁加升说得在理,督促对方承认错误,归还物品。但当对方向鲁加升道歉的时候,鲁加升却出人意料地提出要将全部物品捐赠给对方。鲁加升说:“扣押和捐赠是两回事,如果他们不承认错误,我就会和他们争执到底。”双方在局长的主持下签订了捐赠协议,“就算是为后起的民办学校做贡献吧。”鲁加升此举一时被传为佳话。

何厝校区搬迁时,恰逢政府征用,房东企图瞒天过海,欺骗鲁加升,只给了南洋学院一少部分拆迁补贴,而被蒙在鼓里的南洋学院集体反对强拆,当时鲁加升正在福建省教育厅经办贷款批文,时任常务副校长的范骏义率众与拆迁队抗衡。及至鲁加升返回,报案,经过与公安局的数次协商,最后争取到了八百多万的拆迁补贴。

无独有偶,前方的火熄了,后方的争端又接踵而至,翔安新校区刚建校之时,周围群众不允许封闭学校,故意使坏,往学校偷倒垃圾,更有甚者,霸占学校的鱼塘养鱼。经过多次谈判,学校也付了赔偿款,结果周围群众拿钱不走,再次讹诈,如此再三,只好用强硬手段将其赶走。

如此的恶人恶事和波折,一桩桩,一件件在南洋学院的建设和搬迁过程中不断出现,像病毒一样平铺在学校前进的路上,让鲁加升愤怒而又无奈,焦躁而又气恨,这样的事,在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史上并非个例——民办教育要想在荆棘丛生的密林里趟出一路来,创办者和开拓者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坚毅的斗志,就会寸步难行,好在鲁加升持守信念,他常说:“做好事,怕什么?该强硬起来的时候,就一定要有横刀立马的霸气和横扫六合的豪气。”这一路披荆斩棘,鲁加升在“好事多磨”中遍尝人间甘苦,从而悟出了后来刻在新校园墙上的南洋校训——勤奋求实,拼搏向上。鲁加升用这八个字总结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也用这八个字囊括了人间心酸,更用这八个字激励着南洋学院一代代的万千学子们。

至2010年9月30日,南洋学院正式告别了多校区办学的艰辛历史,全部搬迁至新校园。灿烂的“南洋学院”庄严肃穆地迎接着一个个慕名而来的求学学生,也迎接着一位又一位前来调研考察的上级领导和同行。崭新的面貌,数字型、环保型、生态型的新校园屹立于翔安文教区,接纳着所有爱它的人。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