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芳华 | 第二十四期《荣誉如期而至》

发布时间:2025-07-13 供稿: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分享至:

荣誉如期而至

随着南洋学院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南洋学院和鲁加升个人的荣誉也如期而至。

2002年8月10日,由教育部、团中央、中国科协、《中国青年报》等部门组织的首届中国民办高校“就业之星”评选活动历经两个月的评选落下帷幕,评委会在北京召开盛大的颁奖大会和中国民办大学在校生就业趋向调查和民办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评委会从当年6月开始就向全国的民办高校征集候选人和候选单位,来自全国的100所民办高校参与了该次评选,南洋学院荣获“中国民办高校学生就业创新奖”,得到了南洋学院自办学以来的第一份殊荣。

2003年初,南洋学院迎来了办学三年来最重要的客人——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罗豪才来南洋学院视察。罗副主席在视察过程中,以一名教育家特有的评判标准对南洋学院的办学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他说:“南洋学院虽然办学时间不长,但很有特色,很有改革精神,是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未来和希望。”罗副主席对随行的厦门市领导嘱附要多关心、关注和支持南洋学院的发展,力争将南洋学院发展成为一所优质高校。罗副主席对南洋学院办学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也提出了中肯而又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南洋学院的发展指点迷津。

2003年5月,南洋学院被中国未来研究会主办的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刊物《发现》杂志“发现排行榜”列为“中国民办学校形象排行”第十名,被《高中生》杂志评为“中国高中生最向往的民办高校”,而作为南洋学院的董事长、校长鲁加升则荣获了“中国高中生最钦佩的民办高校校长”称号。

2003年9月,为庆祝中国改革开放25周年,中国改革人物征评活动组委会联合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及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中国改革人物征评活动”。这次活动以纪念我国改革开放25周年为契机,旨在挖掘、推举时代进程中的特色人物及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将过去25周年的宝贵经验凝结成未来发展的巨大精神财富,以启迪他人。评委会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评定出75位“改革之星”——分“农村改革人物”“企业家”“政界与知识界改革人物”三个领域,鲁加升有幸入选。9月25日,鲁加升受邀前往上海参加于次日举办的为期三天的“中国改革高层论坛暨改革之星颁奖盛典”活动。在28日的颁奖大会上,鲁加升荣获“新时代中国改革之星——25位最具改革理念的中国政界、知识界人物”称号,与厉有为、吕日周、何振梁、袁隆平、吴仁宝、郭凤莲、王永民……这些闪亮的名字排在一起。

活动期间,鲁加升与同获“改革之星”殊荣的“水稻之父”袁隆平、方太企业创始人茅理翔、因“傻子瓜子”而闻名海内外的年广久、安徽凤阳小岗村原生产队队长严宏昌等改革先行者深入交流,他们一起感怀二十多年来的改革之不易和所获得的个人经验,也为今后的改革之路做了详细的探讨。鲁加升作为教育界的改革先锋和代表,在这次大会上颇受关注,他所创造的“南洋奇迹”也因此成为参会人员瞩目的焦点——虽然起步晚,却发展迅速;虽然南洋学院尚处在探索前进的阶段,却引领了厦门一个行业的蜕变。以“汇聚改革精英,纵论经济春秋”为号令的中国改革高层论坛暨新时代中国改革之星评选活动让鲁加升获得了荣誉,也让他感受到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南洋学院在不经意间已经不再是鲁加升一个人的梦想,而从这一刻起,南洋学院就已经承担起“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急先锋”的重任,这让他倍感自豪,同时对南洋学院的发展做了重新审视。

2003年秋,为了增进南洋学院对外交流,扩大办学思路,学习国外高校的先进办学理念,鲁加升跟随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织的全国高校校长考察团一行10人,赴美考察。在为期两周的考察过程中,鲁加升与西安欧亚学院校长胡建波同住一室,两人结合考察实际,深入交流办学思想,鲁加升在交谈中深受启发,遂对南洋学院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在回来的飞机上,鲁加升遂想起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一段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他知道,南洋要走的路是中国民办教育之路,亦是中国高校的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