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芳华 | 第十八期《学校定位》

发布时间:2025-06-15 供稿: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分享至:

学校定位

招生是一场硬仗。南洋学院的第一批教职工几乎都没有招生的经历,几个返聘的老教授、老领导都曾在公办大专院校任职,对学校的管理和学科建设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没有为生源发过愁。而民办大学,尤其是刚刚破茧而出的一所尚不为人所知的民办高校,在排除万难之后,重点要面对的难题是,谁来上学?而谁又是适合南洋学院的学生?这是一个双向选择,也是一个互相吸引的过程。

2001年莲花校区

关于学生的定位,鲁加升在南洋学院酝酿之初就做过详细的调查和研究,至此,他仍然初心不改。由于办学之初,民办高校在国家范畴内的定位并不清晰,教育部门对民办高校的发展运行尚处于尝试阶段,给予民办高校的自主权也十分有限,因而南洋学院尚不能自主颁发毕业证书,学生只能通过国家自学考试取得文凭。这是鲁加升早先对国内几所民办高校通过访问学习取得的办学经验,因为鲁加升办学的目的是“向特区输送实用新型人才”,因而在学校进入正轨后,鲁加升便积极与厦门多家企业商榷,签署了定向人才输送协议,这种校企合作模式直接解决了学生的就业之忧。

同时,鲁加升再一次大胆创新,因为自设专业的原因,在首届毕业生毕业的时候,同时给他们颁发南洋学院自己的毕业证书,这样一来,南洋学院的毕业生就同时拥有两份高等院校的毕业证。尽管南洋学院自己的毕业证不能在全国范围内通行,但在厦门与南洋学院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中却能得到认可。也就是说即使学生毕业的时候,只拿到了南洋学院的毕业证,照样能够在厦门的一定范围内以大学生的身份就业。而鲁加升也相信,在未来不久,南洋学院的毕业证定然会通行全国,这是他对全国高校改革态势分析的结果,也是他对南洋学院办学能力的一种自信。当然,鲁加升并不是妄自尊大,而是他坚信,任何一个行业的改革,必然要以这个行业的先行者提供的模板做参考,而政府对教育的改革也必然是为了其能以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前行来考量——在高校扩招的当下,大学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因而,民办高校一定能在这种历史机遇中生存并产生足够的影响力,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是迫切寻求接受高等教育的万千学子的需要。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