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芳华 | 第十六期《制度先行》

发布时间:2025-06-08 供稿: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分享至:

制度先行

时不我待,校址选好后,鲁加升一面招聘南洋学院首批工作人员,一面清理厂房。

鲁晓芹成为南洋学院第一批招收的学校工作人员之一,担任学校出纳并负责办公室事宜,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每月拿800元工资,住在学校宿舍,照常交住宿费。鲁加升对妹妹一视同仁的安排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他认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就必须有一套完整严格的现代学校制度来约束管理,从起步就要有合理的分工和薪资标准,绝不能搞家族特权,国际化、标准化才是一个刚刚破土而出的学校应该持有的准则。任何有才华有能力者,都通过自己对学校的贡献来达到晋升,学校管理者绝不能任人唯亲。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极具先见之明的有利于南洋学院后续发展的真理。其后,当鲁加升的兄弟姐妹们在鲁加升的帮衬下,先后都来厦门工作创业,鲁加升也以这一原则约束自己,他可以给他们提供自己私人的一切尽可能的便利帮助,但一旦涉及南洋学院,就得“公事公办”。亲人们也必须站在同等竞聘者的行列里,以本事吃饭,而正因为有这条“铁律”限制,姊妹们反而十分融洽,各自展己之长,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各自都有所成。

 鲁晓芹深知鲁加升的用意,尽管拿着普通员工的工资,但从内心里,她还是把哥哥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鲁晓芹也成为鲁加升创业初期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她在做好财务工作的同时,亲自带领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收拾厂房。感光厂的车间有很多化学药瓶,大多因为废弃而有泄漏。在厦门炎热的七月里,鲁晓芹因为连续苦干导致双脚发炎,但她晚上敷上药,第二天仍旧和其他员工一起正常工作。鲁加升对妹妹的伤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劝她好好休息一阵,但鲁晓芹只是嘴上答应着,转过身却又继续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那是一段艰难的日子,鲁加升一面协调各种关系,一面部署学校下一步的工作,同时还要招聘、做招生宣传,洽谈学校所需的各种办学设备,每天的睡眠都不足三小时。经费仍然是一个难题,鲁加升一面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一面又实行极简主义,他将自己和办公室的开支压缩到最简,就连他的办公桌也是感光厂的旧物——一个没有抽屉的写字台,他用了很多年。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