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办学梦想
人生有两种光最为耀眼:一种是太阳的万丈光芒,另一种便是你努力的样子。奋斗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而优秀者的志向只会在奋斗中被磨砺发亮,并不会因金钱带来的成功而左右摇摆。

对鲁加升来说,不论是当初的体制内经营,还是后来的自主创业,即使他在病床上或者人生的低谷,他当年感知的耀眼之光一旦在他的内心埋下种子,便会默默生根发芽——他对“特区实用人才培训学院”的想法一直没有放弃。相反,在他驰骋于商场的时候,在经见了“实用型人才的匮乏远远不能满足于特区经济发展需要”这一矛盾的每时每刻,他内心的热潮都会随之波荡,有时他会和多年的好友张宏讨论到深夜。“不仅要做一个对自己、对家庭有用的人,更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特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有用的人。”鲁加升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新看法,随着创业初有成效,逐渐形成了,他认为,要给“勇敢者提供一个平台,要给农村和小城镇一时失意的广大青年学子创造一个实现理想的机会”。
1998年,世界历史上出现了两件与水有关的重大事件。3月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美国于1月6日发射的月球“探测者号”发现,在月球两极陨石坑内有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水,总储量可能达10亿~100亿吨。这为实现永久性月球基地建设的设想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对自己所学专业和航空科技从未松懈过的鲁加升得知这一消息,无比振奋,从而在往后的工作之余,更加关注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而在这一年的7月至9月,中国长江及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水灾,全国人民心系灾区,对抗洪抢险工作给予无限关心和支持,生意略有起色的鲁加升,一面联系身陷灾区的客户,对他们提供帮助和关心,减免业务尾款;另一面率先在自己的业务圈里为灾区募捐,他的公益之心和仁爱品质受到朋友和同行的高度赞誉,“做鲁加升的朋友”成了熟悉他的人引以为豪的体面之事。
1998年9月15日,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4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浙大从此由工科大学转变为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拥有除军事指挥类之外的所有专业。合并后,在中国内地的大学排名中,浙大的名次迅速上升,仅次于北大、清华。因着这一事件的影响,鲁加升放缓了“特区实用人才培训学院”的实际操作,他开始重新审视他多年前起草的另一可行性报告。
其时,厦门各级各类的培训学校早已在特区大地上蔚然成风,尽管鱼龙混杂,此起彼伏,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却不是三年前的凤毛麟角,而鲁加升之前一直酝酿于内心的“特区实用人才培训学院”模式很显然已经失去了先行者的优势,如果再行实施,难免步他人后尘,落于窠臼。那么就该求变——按鲁加升之前的想法,在各种条件不成熟,尤其是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他计划分两步走来完成自己的目标,即先成立“特区实用人才培训学院”,做技术性培训,主要对象为成人和农民工,然后再由此扩充实力,创办真正的民办高校。但现在,这第一步已经错过了天时地利,唯有跨越式发展——直接成立民办高校,与众多平庸的培训学校区别开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着眼全国,甚至国际,走引领与创新之路,才能在经济特区——厦门站稳脚跟。


